返回

星河渡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章 孤岛(4) 谢谢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张子染倒下突然,后面的学生来不及刹车,甚至一连绊倒了好几个。等前面领跑的男生反应过来时,张子染已经倒在了跑道中央,场外好几个女生看见,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叫声。

    陈星渡霍地从地上站起来,拔腿要往那边跑。身后傅司予却喊住她,语气很急:“推我过去!”

    他们赶到时,四周学生已经围了一圈,傅司予费力地把人群拨开,“让一下!”

    他双手撑着轮椅两侧,从轮椅里起来,跪在地上。陈星渡惊愕他极快速的反应,在这个年纪的学生,身边有同学突然晕倒,第一反应都是惊慌失措。

    老师匆匆赶到,见傅司予半跪在地上给张子染做检查,“这位同学——”

    “我学过CPR!”傅司予来不及和体育老师解释,他从小跟在陈娉婷和傅明礼身边,几乎是在医院里泡大的,家里书柜的那些医学书籍,他背得滚瓜烂熟,实操经验也不少。他双手托住张子染的下颌,轻轻向上抬,发现他脸色迅速变得苍白发紫。颈部大动脉搏动消失。

    傅司予手心都凉了。

    陈星渡在一旁着急,“他怎么了,是晕过去了吗?”

    “……双侧瞳孔散大。”傅司予按常规检查完,握住张子染的双肩,大声呼喊他名字,“张子染,张子染!你能听见吗?”

    张子染毫无反应。

    他转头对陈星渡说:“打急救电话,另外联系校医,问她最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哪里。”

    陈星渡一愣,“你要那个做什么?”

    “心脏骤停,最多只有几分钟抢救时间,救不回来人就没了。”傅司予几乎是吼着对她说。

    陈星渡人都慌了,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她连滚带爬地从地上起来,“我这就去!”

    傅司予跪在张子染的身侧,一手掌根贴在他胸腔正中位置,另一手掌根叠放在上面,双手指紧扣,身体稍向前倾,整个肩膀、手肘、手腕与他身体呈垂直,重力向下按压。

    “张子染!”他一边按压一边大声喊他名字。

    陈星渡很快带着校医赶回,把AED递过去的时候,她手都是抖的。

    傅司予满额是汗,胸外按压配合人工通气。他一只手抵在张子染的前额,使他头部用力向后仰,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抵在他下颌骨的位置用力向上抬,开放气道。

    每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

    傅司予给张子染做完人工呼吸,检查他颈部大动脉搏动,仍然没有脉搏。

    校医上去接手心肺复苏,“换我吧。”

    傅司予把张子染身上的衬衫敞开,露出胸膛,按AED指示将右侧电极贴在他右锁骨下区,左侧电极贴在他左胸侧腋中线处。

    陈星渡看着他一系列动作,急得都快哭了,“你要干吗?”

    “心室颤动,要尽快除颤。”傅司予把电极插头插好,AED自动分析心率,充电完毕后,建议除颤。

    他按下中间按钮。

    除颤完成,然后继续做心肺复苏。

    盛夏天气,所有人看着这一幕,浑身都是冷汗。

    一次。

    两次。

    三次。

    心肺复苏做了一组又一组,再开始第二次除颤。

    傅司予死死盯着张子染的脸色,检查他的颈部大动脉搏动。陈星渡在一旁,嗓子都喊哑了:“张子染——!!”

    终于在第二次除颤时,张子染恢复了意识和呼吸,缓慢地睁开眼睛。

    AED提示心率正常。

    所有人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傅司予跪倒在一旁,浑身是汗。

    救护车很快赶到,把张子染送到医院,陈星渡和张家父母很熟悉,第一时间便联系了张子染的家人。

    由于事发当时他们在现场,又参与了抢救,所以一齐陪同前往医院。

    心脏骤停前4分钟抢救尤为关键,被称为黄金抢救时间。超过4分钟,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转的缺血损害。超过10分钟,神经功能极少能恢复成发病前的水平。且除颤每延迟1分钟,病人的存活率将下降7%至10%。

    由于张子染在发生心脏骤停时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到医院时人基本已经清醒,然而为防止复苏后期损害,还须留院观察。

    陈星渡和傅司予则在病房外做笔录。

    主治医生一边在病历上记录,一边询问:“你是知道他是因为心脏骤停而导致的意识丧失,也知道要进行CPR配合体外除颤?”

    “是。”傅司予坐在轮椅里,静静地说。

    陈星渡忍不住侧眸看他。

    医院走廊灯光漆白,打在少年冷白色的皮肤上,他眉目清黑如墨,五官俊朗,神情沉静淡然。刚才在抢救时,难得见到他慌张的模样。然而他始终是理智的,一切处理有条不紊。

    “唔,像你这个年纪的孩子……”主治医生似乎有些意外,话还没说完,旁边走来另一名医生,俯身在他耳边说些什么,点了点傅司予的方向。

    主治医生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是傅院长和陈教授的孩子,难怪。”

    说这话时,医生语气里满是夸赞。

    整个医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傅明礼和陈娉婷的名字。两人分别是神经外科和心血管科的翘楚。

    虎父无犬子,何况是出身在这样一个医学世家里。

    陈星渡隔着病房玻璃,望向病床上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