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执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1章 番外一:第十年(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你喝多了跟我这儿逗乐子呢,”纪寻都给他听笑了,“流年主打的就是怀旧风,这要都换了,那我这酒吧还开个屁。”

    “海报都泛黄了,你得换新的,旧的年轻人不喜欢。”俞锐看向纪寻又说。

    他说话的时候,眼也不眨地盯着纪寻身后,眼里莫名蓄起浅浅的水光,连嗓音也染上一点明显的哑意。

    纪寻咬着烟怔然一瞬,扭过身。

    吧台后方墙面上贴的不是别的,恰好是五月天2000年发布《温柔》那首歌时,出的珍藏版海报。

    纪寻笑了声,转回视线,再度抽了口烟,说:“我这儿不用换,不过——”

    他摘了烟,指了指俞锐说:“你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毕竟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人不能老栓在一棵树上不是?”@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俞锐低头不语。

    过了一会儿,他转头望向舞台,问纪寻说:“寻哥,我请你吃蛋糕,你让我唱首歌怎么样?”

    纪寻回了句:“你自便。”

    得到许可,俞锐撑着胳膊站起身,同时将蛋糕推到纪寻面前。

    他摇晃着走了两步,很快又倒回来,摸出兜里的手机塞到纪寻手上,还特意点开录像模式,跟他说:“顺便帮我录个视频。”

    纪寻看眼自己手里的手机,再看眼脚步虚浮正走向舞台的某人,顿时有些无语。

    “喂喂——”俞锐正对话筒,试了试音。

    场下观众狐疑着看向舞台。

    俞锐弯下腰,拿起墙角摆放的吉他,而后单脚踩着椅沿,坐上舞台正中的高脚凳。

    拨片撩动琴弦,悠扬的旋律缓缓滑出指间,俞锐贴近话筒,开始低唱——

    “如果你/忘了我

    就让风/代替我”

    他唱的这首歌不是别的,正是今晚店里循环一夜的五月天的新歌。

    不过不同的是,俞锐此时单人清唱,没有伴奏,只有吉他简单的和弦。

    他开口的同时,台下观众瞬间被他磁性低沉的嗓音捕获,于是纷纷噤声,安静下来。

    现场气氛正好,纪寻举着手机,招手叫来服务员低声交待了两句。

    很快,店里其余灯光尽数熄灭,只舞台上方一束银白色光束落下。

    就在这束光线之下,俞锐姿态闲散地坐在椅子上,抱着吉他低吟浅唱,薄薄的眼皮微垂着,眸光掩在长睫之下。

    让人看不清表情,也看不清他的情绪。

    不多时,有人移步到吧台,歪着身子靠过去问纪寻:“诶——,寻哥,那帅哥是谁啊?”

    “不认识?”纪寻瞥他一眼,往舞台方向抬了抬下巴说,“这可是医大当年的校草。”

    那人瞅着俞锐额头那道疤,咂摸了一下说:“长得挺带劲儿,能推个微信吗?”

    “你没戏。”纪寻淡淡道。

    “啧——”对方略显遗憾地撇撇嘴,“也不非得那什么,我看他唱歌听不错的,要是签我们公司包装一下,说不定能火。”

    纪寻嗤笑一声说:“别想了,人可是正经医生,跟你们混圈儿的压根儿就不是一路人。”

    “医生?”对方明显一愣,甩甩头说,“还真看不出来。”

    一曲结束,台下掌声四起。

    有人吆喝,有人吹口哨,还有人意犹未尽地冲俞锐喊道:“帅哥,唱得不错,再来一首。”

    俞锐笑笑没应。

    整首歌唱完,酒劲儿也散得差不多了。

    俞锐摘掉吉他走下舞台,从纪寻手里拿过手机,看了看视频,之后跟纪寻打了声招呼,准备离开。

    “诶,弟弟!”没走几步,纪寻在身后叫住他。

    俞锐转过身。

    纪寻比了个大拇指,跟他说:“唱得不错,明年我这儿给你包场怎么样?”

    俞锐未置可否地笑了笑。

    推门出去,外面依旧细雪纷飞,俞锐站在门口,缓缓抬头,视线落入漆黑冰冷的夜空。

    雪花簌簌落下,逐渐润湿他的发梢和眼睫,渐渐地,甚至连皮肤微热的温度也被寒风吹散。

    收回视线,俞锐掏出手机,拇指滑动,点进无人问津的企鹅号,将新录的视频发送到相册。

    退到主页,俞锐接着又发了条最新状态。

    配图是今夜的生日蛋糕。

    编辑文字的时候,俞锐目光落在“翌哥”两个字上面,沉吟良久。

    久到视线被清润的水光盈满,几乎快要盛不住,俞锐快速删除并点击发送,而后闭了闭眼,默然念道——

    “34岁生日快乐...翌哥...”

    ——

    美国正值圣诞假期。

    可惜好好的假期,偏有些大佬不做人。

    赶着平安夜不过,某医学联合会假借年末聚会的名义,临时组织了一场学术交流。

    徐颂行没来。

    老教授圣诞节和无国界医生组织去了乌克兰,不在美国,临走前直接将邀请函甩给了顾翌安和曹俊,交由他俩代表实验室出席参加。

    下午的演讲过半,台上主讲人开始提问互动,顾翌安坐在后排,沉默地翻着手机。

    拇指悬空,顾翌安保持不动的姿势,视线始终停留在屏幕页面的新闻报道上。

    那是一篇欧洲主流医学媒体发布的文章。

    内容介绍的是前段时间公布的全球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长文下方附有获奖名单,获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