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八福晋

报错
关灯
护眼
37三十六章(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一番孝心,我这当长辈的哪能推辞。”

    给卫氏捧杏仁茶的举动,一方面济兰真是劝导孝心,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防备宫中暗算的一种手段,长辈给东西不喝是不识抬举,反捧给长辈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一番交谈,两人接下来气氛友好的聊起了一些琐碎事,说道八阿哥的脾气卫氏感叹道:“以后要劳你多体谅了,那孩子看着再温和不过,其实却是个倔强的急脾气,惹急了也是抡起板子打人的莽人。”

    济兰闻言下地屈膝恭敬道:“谢贵人娘娘提点,济兰一定铭记。”

    然后又深深一拜神色羞涩的扭捏道:“其实济兰也是个急脾气,到时有什么做的不对犯了八阿哥忌讳的地方,还望贵人娘娘多多指教。”

    卫氏看着济兰羞涩的神态忍俊不住的点头道:“快起身,咱们是一家人哪里这么多讲究,只要你不嫌弃我做长辈的一定多多提醒。”

    快告退时卫氏命大宫女琳琅捧上一份礼单给济兰道:“一些小东西看着还有趣,你留着回去解解闷。”

    济兰接过礼单一看,好家伙!从大到小光各式钟表就七八件,钗环首饰玉佩挂件就更是一长溜,赶忙捧过去推辞道:“太贵重了,济兰受不起,贵人娘娘还是收起来吧。”

    卫氏推回来笑道:“傻孩子,长辈给的哪有什么受不起受得起的。其实没什么好东西,这些东西看着贵重却都是过时了的,不过是以前皇上随手赐的一些玩意,你要是能看得上就收下。”

    卫氏没说的是,这份新媳妇见面礼是她早早便预备下来的,上面的东西可以说样样都是难得的精品。可是济兰原来的脾气她东绕西拐的也略有所知,预备是预备下了,心里却没底会不会有送出手的那一天。所谓的送出手是指济兰有没有可能,在婚前恭恭敬敬的来和她这个没名没分的婆婆见礼。原以为是奢望的事没想到却是在今天这种可说是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实现了,可见这个儿媳妇对她和八阿哥是真心的。

    话说到这份上,济兰只能收下道:“多谢贵人娘娘赏赐,那济兰厚颜收下了。”

    等从惠妃宫里出来,惠妃卫氏的小太监捧着赏赐的东西去记档,济兰则是带着东阿嬷嬷又转战到了宜妃宫里拜见。

    偏殿里,从见面到结果都觉得出乎意料的卫氏神色惬意的斜靠在榻上,对着给自己轻轻敲腿的琳琅询问道:“济兰格格这次来带了那些伺候的人?”

    琳琅边轻巧的敲着腿,边小心回道:“格格这次没带那几个贴身侍女,倒是带了一贯不亲近的奶嬷嬷东阿氏。”

    卫氏看着琳琅若有所思的低吟道:“东阿氏,那个做到管事姑姑,年纪到了安安分分出宫嫁人的东阿氏。嗯,是个惜福聪明的,有她在济兰身边,以后胤禩那里也能放心一些。”

    卫氏说出‘安安分分’时,琳琅敲腿的动作一顿,然后照常敲腿的动作。可等到再说出‘胤禩那里也能放心一些’时,却是忍不住低头咬紧了嘴唇。

    见琳琅低头不为所动,卫氏叹息一声语气温和道:“起来吧,坐到榻上咱们好好说说话。”

    琳琅闻言下跪告罪道:“奴婢不敢,娘娘有话尽管吩咐。”

    卫氏闻言眼神闪过一丝厉色,但神色语气仍是温和道:“什么奴婢不奴婢的,让你坐便坐,论亲戚你可还是我表外甥女呢。”

    琳琅抬头看了卫氏一眼,起身规规矩矩坐到了脚踏上道:“奴婢坐这里便可以了,娘娘有什么尽管吩咐。”

    卫氏眼中厉色更胜,面上却是笑语晏晏:“我记得琳琅你今年十五岁了吧,等到照规矩出宫想要找到好人家可是不容易,下次和家里人见面时让他们留心一下好人家,等哪天我给你求个恩典早日出宫,嫁人生子和和美美过日子。”

    饶是琳琅城府再深,听到这里也忍不住愤然抬头道:“琳琅不走,表姨不是许了琳琅终身吗?”

    终于忍不住叫表姨了?卫氏闻言看着琳琅漫不经心地的回道:“终身,你是说到胤禩那里伺候的事?那也是做宫女,年纪到了还是要出宫嫁人的。”

    琳琅闻言跪下不停的磕头做着最后挣扎道:“八阿哥是表姨的亲子,琳琅留不留不过是您随口的一句话而已。”

    卫氏声音终于冷淡道:“就因为八阿哥是我的亲子,我才不能给他惹祸。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母子什么处境,还一天打着你们心里的那点小算盘!嫌把柄不够,想让他永远脱不了辛者库出身这个包袱?别说济兰格格能在这时候不避嫌的进宫拜访,不管她是不是故作姿态,我这个做长辈的都要投桃报李不给她添堵,就是没有她这一遭凭着皇上的那些话,我也不能让胤禩明面上再和你们牵涉不清!”

    见琳琅瘫软在地上,卫氏冷声道:“下去吧,安分守己的呆着,这些事还轮不到你操心。”

    不同于历史上八阿哥羽翼丰满时康熙的猛然一击,对于儿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况,卫氏无法只能求死让八阿哥断尾摆脱母族卑贱的处境。此时对于八阿哥折腾的行为,卫氏从心底里是反对的,她和惠妃一样只求八阿哥能平平安安享受皇子的待遇。

    听到康熙对八阿哥的训斥,卫氏并没有像表现出来的那样哀戚自毁,反而是有一种侥幸感激的心情。儿子现在还是可以莽撞闯祸的懵懂少年,不管做错了什么都是可以被大人原谅的年纪。康熙这样不留情面的一番训斥看着是把八阿哥踩到了最底下的泥潭,可却正好可以让八阿哥和那些别有所图的人早早断了念想,没了争斗的资格剩下的可不就是平平安安的日子?

    至于琳琅当初熬不过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